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叶青的女频言情小说《大明第一贪官小说朱元璋叶青完结版》,由网络作家“朱元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马皇后在一位普通狱卒的带领下,来到了县城外的一个镇子上。一个到处都是工业作坊的镇子,镇子的官方名字叫做上馆镇。可在朝廷所立的上馆镇界碑旁边,却有一块更大更显眼,且颇具工业风造型的石碑,上面赫然写着上馆工业园区六个大字。大道两旁尽是分布有序的各种作坊,生产的也是当前市场上的民用货物。只是这些工坊不像应天府的工坊那样,看着十分小家子气。虽然都是民间作坊,但却都有一定的规模,还有自己的大门和招牌。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一个大门挂牌劳改工业园的地方。在里面走动的人,除了穿着劳改犯衣服的人,就是穿着狱卒衣服的人,就连门卫都是狱卒。穿着大明常服的人,也就只有她一个了。“这个镇子,怎么全是作坊呢?”马皇后问身旁狱卒道。他身旁的狱卒虽然不是由特工假扮,...
马皇后在一位普通狱卒的带领下,来到了县城外的一个镇子上。
一个到处都是工业作坊的镇子,镇子的官方名字叫做上馆镇。
可在朝廷所立的上馆镇界碑旁边,却有一块更大更显眼,且颇具工业风造型的石碑,上面赫然写着上馆工业园区六个大字。
大道两旁尽是分布有序的各种作坊,生产的也是当前市场上的民用货物。
只是这些工坊不像应天府的工坊那样,看着十分小家子气。
虽然都是民间作坊,但却都有一定的规模,还有自己的大门和招牌。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一个大门挂牌劳改工业园的地方。
在里面走动的人,除了穿着劳改犯衣服的人,就是穿着狱卒衣服的人,就连门卫都是狱卒。
穿着大明常服的人,也就只有她一个了。
“这个镇子,怎么全是作坊呢?”
马皇后问身旁狱卒道。
他身旁的狱卒虽然不是由特工假扮,但也知道面前这位风韵依旧的中年妇女,是被他们叶大人特殊关照的女探子!
他肯定不会回答马皇后的问题,只是严肃道:“跟着我走就是,别随便瞎问。”
马皇后也不和他计较,只是点了点头,就跟着走了进去。
其实就算她不问,也能猜到是怎么回事。
显然,这个被集中发展工业的镇子,也是出自他叶青的手笔。
就这一路上的见闻来看,叶青是一个很懂得规划设计的官员。
才进县城之时,她还有些觉得奇怪呢!
华夏历史数千年,有着不少颇有底蕴的历史名城!
可不论是唐朝长安城,还是宋朝的临安城,又或者是大明的应天城,都是有居民区有商业区也有工业区的规划设计。
可这雁门县的县城之中,却除了居民区和商业区,就再也没发现一个用于生产制造的工坊。
现在想来,必定是叶青对整个雁门县,进行了功能区域划分。
他把县衙所在的县城,打造成为了一个非常宜居,也商贸繁华的城市。
而商业所需要的工业制造和农业生产,则全部划分到县城以外。
想到这里,马皇后的目光之中,立马就有了一抹期待之色!
她想陪着他家重八,亲自去县衙看看这位治世奇才所绘制的,‘雁门县规划总图’!
马皇后可以肯定,能够做出这种规划设计的人,一定有一张把脑子里的想法,全部表现出来的‘雁门县规划总图’!
他们肯定没有时间,去走遍雁门县每一个角落!
也因此,
唯有看到这张图,才能直观的看到叶青为官三年,真正对百姓的作为!
也只有这张图让朱元璋非常满意的一笑之后,才能抵消他叶青让大明开国帝后劳改的罪责。
虽然说不知者不罪,但冒犯开国帝后也是不争的事实。
唯有真的有不世之才的人,才配得上朱元璋说一句‘不知者不罪’!
想到这里,马皇后就开始一边走,一边四处打量了起来。
她知道,叶青一定会来单独找他!
其实,就在早上分配劳改任务之时,她就想明白了一切。
不错,他们确实是被针对了。
而针对他们的人,正是这个在防谍科目上非常上心的,叶青叶大人。
安排他们去那‘特别牢房’的人是叶青,所谓的隔墙有耳,也一定是叶青。
好在他们留了个心眼,很多时候都是附耳悄悄话。
也就是毛骧发狠之时,声音大了些!
但也就是他那几句话,暴露了他们的逃跑计划!
自然而然的,叶青就针对这个考察与跑路两不误的计划,制定了今天早上的劳改分配任务。
之所以他肯定叶青会来找她,也是有原因的。
叶青故意把她一个人分配到这边来,一定是为了可以从她的身上套点什么有用的消息出来。
毕竟她现在的身份是‘唯一女探子’!
不错,这就是马皇后所分析出来的,叶青的‘螳螂捕蝉’!
而她的‘黄雀在后’,却是利用这个可以接触叶青的机会,合情合理的解除了这个误会,恢复他们京城富商的身份。
至于是恢复京城富商的身份和叶青接触,还是直接挑明了他们的身份,就到时候再说了。
但总的来说,她还是为了救叶青的命!
要是真就这么一直误会下去,真让他家重八狠狠劳改以至于遭了大罪的话,那他叶青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马皇后不想他家重八遭罪,也不想这么一个治世奇才死于一个‘误会’!
而且还是出于保家卫国的目的,才造成的误会!
当然,她更想亲自问叶青一句,他把自己的考核自评写成找死举报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否真如她的所料。
想到这里,马皇后就看向了和朱元璋分开的方向。
“重八!”
“我相信,你能明白我这么做的目的。”
“......”
马皇后的眼神充满着自信,因为他足够了解朱元璋。
而事实证明,朱元璋也正如她所期待的那样。
她的重八哥只要不发火,就一定可以凭他们多年的默契,以及她的眼神,就想明白一切。
其实要想弄明白这一切本来就不难,需要的就是‘细心’二字。
恰巧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粗中有细的人,他不仅自己想明白了一切,还告诉了毛骧什么叫做‘叶青对他们玩螳螂捕蝉,马皇后对叶青来一招黄雀在后’!
女子劳改工坊角落里,
穿着一身水墨白衣的叶青,在助理县丞的陪同下,正远远的看着马皇后。
“大人,”
“这个女人怎么安排?”
叶青只是嘴角轻轻一扬道:“我们汉族女子擅长什么,北元蛮女又擅长什么?”
雁门县的县丞名叫吴用,但绝对不是水浒吴用,一切皆为巧合。
但他也确实对得起这个名字,是他叶青的得力助手。
一副师爷样的吴用,只是眼珠子那么一转,就立马说道:“我们汉族的女子擅长纺织与刺绣,北元蛮女则擅长骑马放牧。”
“当然,北元蛮女也有会纺织刺绣的,但总的来说并不精通。”
叶青点头道:“那就先让她去刺个绣,越难越好!”......
对于毛骧的阻拦,以及突然变得严肃至极的表情,朱元璋和马皇后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诧异。
他们夫妇俩的第一反应,也绝对不是问一句‘怎么了’!
要知道毛骧担任他们俩的护卫,就不是他们当了皇帝和皇后之后的事情,早在他们打江山的时候,就是这么个关系了。
而这么些年以来,毛骧提前感知危险,为他们化险为夷,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因此,对于毛骧突然的转变,他们夫妇俩不仅不会问什么,还会习惯性的跟着变得警觉起来。
特工队长以及千户将领的眼里,
他们三人可以说是相当默契的停下脚步,并同时东张西望,眼里尽是警惕之色。
而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默契’却变成了特工队长和千户将领,笃定他们就是北元探子的重要依据。
寻常商旅有这样的警惕心?
寻常商旅有这样的默契度,以及江湖经验?
在他们的认知里,也就只有长期与危险为伍的北元探子,才有这样的素养。
对于这一点,他们十分肯定。
尤其是特工队长,他们也曾穿着北元民族服饰,深入部落内部打探情况!
深入敌后的他们,也有这种对危险的感知能力,也有这种不需要语言沟通的默契。
酒店大门外,
朱元璋小声道:“这酒店,只有人进,没有人出,有问题啊!”
毛骧目光犀利,手按腰间腰带扣处,只要他快速一拉,一把隐藏在腰带里的软剑,就可以轻松拉出来,快速割破人的脖颈大动脉。
腰带剑因材质问题,不适合用来砍或者是刺,但却可以割,它可以轻易割断血管与关节处的韧带,以及脖颈喉结大动脉。
腰带软剑挥动起来像鞭子一样,速度极快,即使一击不中,只要一抖就可以迅速下一击,让人防不胜防。
再者说了,还是毛骧这样的高手持剑。
所以,他有把握可以用这把腰带软剑,达到以一当十的程度。
马皇后见毛骧如此警惕,虽然也有警觉,但比起这两个大老爷们,还是相对乐观一些。
马皇后小声说道:“这里是边城,所有边城武官都有自己的一套防谍抓探部署,我相信就算是这里有部署,也不是针对我们的。”
“毛骧,不要这么紧张,要是让人看到你的腰带剑,指不定会引起什么误会呢!”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道:“妹子说得对,让人知道你看出来了端倪反倒不好,容易被怀疑,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我们权当不知道,该住店住店就行!”
说着,朱元璋就昂首撩衣,跨过了酒店大门的门槛。
紧接着,马皇后也跟上了朱元璋。
唯有始终不放心的毛骧,在紧跟他们身后之时,还在那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酒店大厅的角落里。
特工队长和千户将领的眼里,他们三人正在和掌柜的交谈着价格,甚至打听上午就过来那些护卫的下落。
特工队长叉着手道:“刚才他们在门外商量着什么,虽然我们听不到,但敢肯定他们一定发现了什么。”
千户将领也是点头表示赞同道:“这镖师打扮家伙,腰带里面藏着软剑,是一位真正的高手。”
“这样的三个人,必定是探子无疑,符合最终逮捕规则!”
特工队长和千户将领只是默契的点了点头后,就径直向朱元璋三人而去了。
与此同时,周遭的客人们,也露出了犀利的眼神,并直接向他们围了过去。
也就在此刻,
一只大手直接从后面按在了朱元璋那结实的肩膀上。
朱元璋的眼里,刚刚还一副生意人嘴脸的掌柜,直接就躲在了那比起当铺柜台,也是高度不减的柜台下面。
看着这一幕,朱元璋来不及多想,直接就是一招过肩摔。
与此同时,一只大手也直接按在了毛骧的肩膀上,毛骧和朱元璋一样,也是一招过肩摔来了再说。
所有人的眼里,
两名大个子直接把两位布衣年轻人,给摔了出去。
而两名布衣年轻也不是吃素的,在空中完成转体之后,便稳稳的落在了地上。
而相安无事的马皇后,在听到盔甲擦碰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之后,也是看向四面八方,眼里还尽是不可置信。
马皇后的眼里,好些个装备精良的士兵,从楼道里冲了出来,直接把他们包围了。
不仅是一楼,二楼一圈的廊道上,三楼一圈的廊道上,也全部站满了装备精良的士兵。
好几十个七彩灯笼形成的巨大吊灯之下,
这些士兵全部身披制式铁甲,各个都闪烁着耀眼的银光,说他们各个都波光粼粼都不为过。
按理说,这样的场面对朱元璋三人来说,是根本算不上什么大场面的。
别说朱元璋和毛骧了,就算是马皇后,也是经历过生死的人,哪里会被一两百个士兵给吓到?
但他们也确实都露出了震惊的目光!
他们震惊的不是这个场面有多大,还是那句话,这对他们来说,只是小场面而已。
他们震惊的是这一两百士兵的装备!
朱元璋三人的眼里,这些铁甲的甲片,可以说是完全大小一致,厚薄一致,抛光的程度也一致,可以说是几乎就没有什么误差。
说这近二百士兵的近二百套盔甲不是出自一个师傅的手,他们都不相信!
但这可能吗?
一套盔甲的制作工艺,可是很复杂很繁琐的。
就算一个师傅能做出来整套盔甲,那也得小半年的时间!
所以,这几百套盔甲都出自一个师傅之手,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雁门关地方军队的盔甲,却做到了看起来就像是出自一个师傅之手。
这是什么?
这是地区军工工业的表现!
足以见得,雁门县的军工工业水平,要远优于朝廷制造局的军工工业水平。
他们脑子里有了这么个意识之后,在短暂的惊讶过后,立马就想到了一个人,那便是雁门县知县叶青!
“难不成,”
“他叶青还涉足军政事务?”
朱元璋的内心深处,立马有了这么一句疑问。
也因此,朱元璋的眉眼之中,也立马就出现了一抹明显的杀气。
而他眼里这一抹明显的杀气,也再次让特工队长和千户将领,笃定了他北元探子头目的身份!......
在监工狱卒的鞭策下,朱元璋和毛骧快速起身抬沥青去。
只是这一大桶黑色油性粘稠液体,却是让朱元璋皱起了眉头,并陷入了沉思!
其实,沥青这种高黏度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对朱元璋来说并不陌生。
也可以说是对这个时代来讲,就根本不陌生。
要知道人类对沥青的使用,已经有了四千年的历史。
就拿朱元璋来说,当年为了准备鄱阳湖水战,除了借买渔民船只以外,自己也命令人造了不少的船。
而造战船就需要不少的防水密封剂,也就是在这个时代被称之为‘黑焦油’的沥青。
但大明朝并没有提炼沥青的技术,只有利用地表可见的天然沥青。
而大明朝已知的天然沥青,也就是四川广元龙门山一带,被誉为“华夏第一黑矿”。
由于这种东西产量少,但却用途极其广泛,所以价格也很是昂贵。
作为一种天然密封剂或粘合剂,建筑要用它,制香要用它,制造陶瓷要用它、造船更是要用它。
甚至豪门贵族死人之后,为了尸体不腐也要用它。
“这明明是‘黑焦油’啊!”
“沥青?”
“这黑色大道原来是这么来的?”
“竟然用如此稀有宝贵的天然黑焦油,作为路面石子的黏合防水材料?”
“从四川采购运过来,这得花多少人力财力?”
“他叶青收的过路费虽然高,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不见得能赚钱,或许还得赔钱!”
“他叶青为了修马路,尽然自己贴钱?”
“也对,他以税收为名,强要青楼五成利润,还要赌坊六成利润,也够花销了!”
“好官,真是一个‘贪财为民’的好官啊!”
“......”
朱元璋和毛骧抬着那么大一桶沥青,竹杠都随着他们的步伐,是弯了又直,直了又弯。
可想而知,他们这一桶沥青是有多么的重了!
按照朱元璋的认知来说,这就不是一桶沥青这么简单,这是花了许多人力财力,从四川弄过来的稀有材料。
简单来说,这就算不是一桶银子,也该是一桶铜钱了!
可他却因为脑子在思考问题,直接就踢到了一块石头,要不是他身手好的话,他就得摔个四仰八叉了。
由特工假扮的狱卒们那瞪大的眼睛里,
这一对搬运组合,在摔倒之前,还单手撑地,一个空翻就化险为夷了。
就这身手,说他们只是单纯的富商而不是北元探子,怕是只有傻子才相信!
下一瞬,
几名由特工假扮的狱卒,走到他们的面前,就开始调侃:
“身手不错嘛!”
“这身手当做买卖的商人,有点可惜了呀!”
“当探子的话,还是很有钱途的!”
“......”
可眼前的一幕,却是让他们这些除了身手好还机灵的特工,也是万万没想到。
因为他们的调侃,毛骧的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捏紧拳头就准备直接开干。
可还不等他开干,就被朱元璋一把拽了下去。
他居然是要毛骧陪他一起捡沥青?
沥青就算再是高黏度的材料,那也是黏糊糊的液体,除了手捧瓢舀,就根本没有其他的办法。
他们真就是直接就开捧啊!
好在天然沥青经过长时间的蒸发,已经没有什么毒素了,如若不然,他们非得出点什么问题不可。
尤其是这位囚服为八十八号的中年劳改犯,简直是比钱掉地上了还宝贵!
其实这些沥青在朱元璋看来,还真就是比钱还宝贵。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这些沥青不仅仅是大量财力,还耗费了不少的人力。
只是看着这些沥青,他就看到了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他知道,出川之路很多时候驮马都没办法,还得靠力夫又背又抬。
说不定还有力夫为了赚那么些钱,失去了生命!
只是一想到这里,他就捧得更加的卖力了!
特工们看着这一幕,也是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作为一个北元探子,怎么会如此可惜这些用于雁门道路建设的材料?
可就他们二人的身手来看,说他们只是普通买卖人,又有谁会相信呢?
对于这个极为矛盾的问题,他们一时之间也难以想通,只有到时候汇报给叶青了。
“行了,别捡了!”
“那么大一桶,就凭你们两个,得弄到什么时候?”
“这东西我们多得很,不缺这一桶......”
穿着狱卒衣服的特工,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紧接着,他就叫人用铲子把这些沥青就地摊平。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眼里尽是不可置信。
“这是怎么回事?”
“如此耗费人力财力才能搞来的材料,怎么就不缺了?”
朱元璋如此想道。
他实在是难以置信,这些人就这么在同一块路面用了两层沥青,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朱元璋不想直接去问这些狱卒,免得又加深了他们是探子的误会。
等这些由特工假扮的狱卒离开之后,他才跑到了另一位狱友面前问道:“兄弟,这黑焦油如此宝贵,他们怎么就像是不要钱一样浪费呢?”
狱友白了朱元璋一眼,还有笑他没见识的意思:“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
“雁门县本来就有一座不小的天然沥青湖,就像是下面有冒沥青的泉眼一样,止不住的往外冒。”
“如果不加以使用,周边的土地还会被沥青损坏。”
“我也是听说的,叶大人到任之前,这里本没有这座天然沥青湖的,叶大人到任之后就有了。”
“只能说叶大人是雁门县的福星吧!”
“当然,也是我们这些人的福气,要是在其他的地方,我们这些距离死刑只差一点点的重犯,早就被整死了!”
“叶大人就不会,给了我们这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行了,赶紧干活去,说不定你们明天就会被分配去开采沥青,到时候你就看到了!”
“.......”
狱友走后,朱元璋便直接愣在了那里。
如此稀有宝贵的材料,因为一个官员的到任,直接就无中生有不说,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抬头看向了这太阳已经开始发威的老天爷!
“难道这就是天意?”
“天都在帮这个贪官?”
有了这么个念头之后,朱元璋的眼神也从不可置信,逐渐变成了欣慰且幸运。
朱元璋只是欣慰一笑,然后就看向了不远处的雁门关驻军关隘。
不错,这条路快完工了。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就能修到驻军关隘去!
相比于去开采沥青,去看那因为叶青到任,就无中生有的沥青湖,他更想明天继续修路。
等到了雁门关的驻军关隘,他就可以去确认叶青是否踩他的底线了。
他希望叶青没有涉足军政要务!
只要没有涉足军政要务,他也不是不可以对叶青使用一招‘不知者不罪’!
毕竟就目前来看,也没让他这个皇帝老子吃太多的苦头,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盘算之时,
他背后的小山头林子里,叶青的的眼神,却是变得锋利了起来。
他的身边,吴用恭敬道:“大人,这个所谓的郭老爷,一直盯着我雁门关驻军关隘的方向看不说,还目光犀利。”
“依下官看,他是希望明天还继续修路。”
“要如他所愿吗?”......
看着伸手要钱的店小二,毛骧也是无奈的笑了笑。
这叶大人治下的雁门县,就目前的见闻来看,给了他们不少惊喜,可却万万没想到这叶大人店里的小二,也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他还是头一回见到找皇帝老子要茶水费的的店小二。
他也陪着朱元璋去应天城里微服私访过,也没见得哪家店小二敢找朱元璋要茶水费的。
尽管没穿龙袍,但从他骨子里渗透出来的龙威,却足以让人望而生畏!
不说那些店小二乖乖的有问必答,但也不敢主动伸手要钱啊!
朱元璋也是笑着点了点头,就差把‘算你有种’四个字说出口了。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就喜欢和敢对自己‘放肆’的人打交道。
尤其是朱元璋这个最是位高权重的人,身边人除了马皇后,就没人敢放肆。
也算是觉得新鲜吧!
他不仅没有生气,还笑着掏出二两碎银子道:“够你一个月赚的了,坐下来好好跟咱说。”
“咱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否则咱......”
却在此时,小二只是看着这二两碎银子,摇了摇头道:“大老爷,您出手稍微大方点再说这些话吧!”
“我这一个月光是在店里就能赚五两银子,再帮客商安排下酒店什么的,跑腿费算下来也有五六两银子。”
“您这二两银子只够问三个问题,多一个都不行,耽误久了,我被罚钱的话,不值当!”
店小二的话,直接就让三人刮目相看了起来。
要知道其他地方一个做生意的小贩,一个月也就撑死了赚三两,这里一个小二满打满算就可以月入十两?
朱元璋看了看自己大方掏出来的二两碎银子,只觉得多少有点脸疼。
不等朱元璋反应过来,马皇后直接拿出了一张面额五十两的宝钞:“够你知无不言了吗?”
小二眼睛那么一眨,直接收起宝钞,脸上笑得都快把‘谄媚’二字写上去了。
小二放下东西,坐在他们面前就变成了心甘情愿受审的‘犯人’:“还是这位夫人上道,有关本县的一切,想问什么都可以。”
“不论是去游玩还是去进销货做生意,就没有我不知道的。”
一旁的朱元璋看着眼里尽是他家妹子的小二,突然就有了一种被冷落的感觉。
他只是挪了挪位置,坐在了毛骧的边上,有些失落的看着马皇后发挥。
与此同时,也小声吐槽道:“这败家娘们儿,在宫里节约都恨不得把一个钱掰成两半花,现在倒好,比谁都大方。”
毛骧却只是笑了笑后,附耳道:“谁叫您身上就一点碎银子,宝钞全在娘娘身上呢?”
下一瞬,朱元璋只是横眉冷眼的看着毛骧,一句‘你在宫里这么挤兑老子试试看’,虽然没有从嘴里说出来,但却也差不多写在了眼睛上。
“咳咳!”
毛骧只是嘿嘿一笑,轻咳一声后,就挪到了边上去。
朱元璋也暂时放过毛骧,直接看向了面前的马皇后!
虽然觉得她家妹子抢了他的风头,但他却相信他家妹子,一定能问出他想知道的一切。
朱元璋的眼里,
马皇后只是嘴角轻轻一扬:“小兄弟,怎么游玩,怎么找进销货渠道,就不需要问你了。”
“进城之时发放的《雁门县商旅指引》,我已经全部背了下来。”
小二听着这话,看马皇后的眼神立马就变了,变得重视起来的同时,还有了那么三分敬意。
之前他看马皇后的眼神,和看朱元璋的眼神差不多,也就是看有钱的大户人家而已。
而有钱的大户人家在他们这里,可全都是待宰的大肥羊!
可就现在来看,应该是突然有钱的暴发户,娶了书香门第家的大小姐!
小二也客气道:“那夫人想问什么?”
马皇后点了点头道:“我想知道,你们叶大人为什么明知为官不得从商,却非要知法犯法。”
“我还想知道,你们这些健壮的牛都是哪里来的?”
“就你们这食客量来看,一天最起码能卖一头牛,一个月三十头牛可不是小数目。”
听到这里,朱元璋也是立马就瞪大了眼睛。
是啊!
这么多健康的牛,他是从哪里搞来的?
从农户那里买来的?
这肯定不现实,没有哪个农民愿意卖自家的健壮耕牛!
难不成是从北元牧民那里买来的?
可就现在大明和北元的局势来看,他们可不会轻易卖牛马给中原。
也就在朱元璋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暗自夸赞他家妹子细心之时,小二也是笑着点了点头道:“对嘛,还是这位夫人会聊天。”
被晾在一边的朱元璋,看着小二这‘有钱便是娘’的样子,就气得牙痒。
但他也懒得和一个小二计较,专心听答案就好。
小二继续解答道:“不着急,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
“话说,你们在城里也或多或少有些见闻,你们觉得我们这里和其他地方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小二突然的提问,马皇后也是稍微的顿了顿。
她快速把自雁门县界碑开始的见闻,好好的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还真就是处处都不一样,处处都比其他地方好上太多。
只是这么一琢磨,她就更加的爱惜叶青这个治世大才了!
其实,他之所以问这么两个问题,也只是希望小二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也可以说是,能有一个让她把叶青的罪责大事化小的理由。
尽管她也觉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是啊!
以官身从商,公开售卖现宰健康牛肉,不论哪一项都是杀头重罪。
想要把这两项大罪大事化小,真就是没什么可能。
但马皇后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回答了小二的问题。
她不仅条理清晰的说出了雁门县好的地方,还对叶青的治世水平,进行了一番中肯的褒奖!
也就在马皇后话音一落之后,朱元璋立马就看向了对面的小二。
该他解答了!
朱元璋的眼里,小二点了点头道:“那就对了!”
“我们这里之所以比别的地方好那么多,以及别的地方吃牛犯法,我们这里却牛肉自由,全赖于叶大人的为官之道!”
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听到这话之后,眼里同时有了明显的期待之色。
“叶大人的为官之道就是,千里当官只为财!”......
“将军,末将又来看你了。”
“站在这里,末将就想起汉朝的时候,唐朝的时候,末将每次出征之时,都会来看看你,和你叙叙旧!”
“每一次,末将都当是最后一次。”
“不仅仅是末将不知道是否出征之后还能回来,更是不知道下一世还有没有再来的机会。”
“只是万万没想到,末将居然和雁门关有着四世的缘分,一共十世轮回,就有着四世缘分。”
“不仅如此,还是自雁门开始,也自雁门结束!”
说到这里,叶青的嘴角也有了一抹妙不可言的淡笑。
缘分这东西,还真的是妙不可言。
第一世他成为了李牧手下部将,在雁门郡血战而死!
在之后的轮回之中,他还做过时任雁门太守飞将军李广的部将,以及雁门关得名以来的第一任守将。
无一例外,他都战死在了雁门关!
现如今已是十世轮回的最后一世,他又成为了雁门县的知县大人!
为了不担上祸国殃民的罪名,为了他对雁门关特殊的感情,为了曾经作为武将的荣耀,他以文官的身份,掌控了雁门县的兵权。
当然,也算是为了给被朱元璋赐死的目标,加了一个非常有分量的加分项。
只不过在他看来,就他如今犯下的滔天大罪来看,不需要这个加分项,也够朱元璋赐死他十回了。
至于赐死圣旨迟迟不到这件事,他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只是现在不是他想这件事的时候,反正该来的迟早都会来!
他现在该琢磨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保证他在被赐死之前,雁门关不被以王保保为首的北元大军攻破。
当然,为了他那不算太多的良心,也要趁着他还活在这个时代的日子,给吴用留下一个可以支撑到朝廷大军来援的班子。
他今天抽空来雁门关检查,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就检查的结果而言,也都是准备到位了的。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王保保率军进犯的速度,应该比不上朱元璋赐死他的速度。
也因此,他应该是没有机会再次指挥雁门关的防守战了!
所以,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来这里看李牧了!
当然,只是作为古人是最后一次!
想到这里,叶青就再次看向李牧将军的神像道:“将军,下次末将再来看你,就是作为一个现代游客,来雁门旅游了。”
“到时候,末将再给你带那个时候的好酒!”
话音一落,叶青就把他带来的,这个时代的好酒撒在了供案之前。
紧接着,他就出去打来了水,并准备好了扫帚与抹布。
许久没做过清洁的他,要亲自为靖边寺再做一次清洁。
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他最后一次为靖边寺做清洁,也是最后一次为提拔他并教授他兵法武艺的上将李牧擦拭金身神像了!
也就在叶青为李牧将军擦洗金身神像之时,吴用也来到了雁门大牢。
圆月之下,
牢头一边带路一边说道:“吴大人,那一伙被特殊关押的囚犯,刚刚洗漱完不久应该还没睡。”
“还是他们三个单独关押,另外十几个随从则关押在了隔壁,依然是旁边好几个牢房都没人。”
吴用点了点头道:“赶紧让人准备人字梯,一定要轻手轻脚的放在通风窗口之下。”
“......”
吴用本想去隔壁偷听的,免得骑在人字梯上难受,可不曾想那十几个商队镖师护卫打扮的随从,就全部关押在隔壁。
没有办法,他只有骑着人字梯在通风窗口下偷听了。
当然,凡事有利也有弊!
在隔壁偷听可以随意一些,不至于长久保持一个动作难受,但却会因为那厚实的墙壁,影响偷听质量。
贴在通风窗口之下,虽然人难受了一些,但却可以听得更加的清楚。
只要他们不附耳说悄悄话,他就能把他们说的所有话,全部听得个一清二楚。
就在吴用赶到他们牢房外之时,狱卒就在通风窗口之下,轻手轻脚的架好了人字梯。
吴用也快速爬上去,开始了他的偷听工作。
皎洁的月光通过窄小的方形通风窗口,照耀在朱元璋和马皇后以及毛骧的特殊牢房里。
脱了上衣的朱元璋趴在床上,痛苦并快乐着。
“轻点轻点,不对,重一点,稍微重一点。”
“右肩的位置,肩胛骨的位置,就是那根筋,再使点劲儿!”
“不对,稍微轻一点啊!”
“......”
马皇后一边为他捏肩,一边关心道:“你们修路怎么修成个黑煤球回来了?”
“还有你这手,抓了牛粪也没这么黑的,用草木灰搓了那么半天才搓干净。”
朱元璋越想越气,咬着后槽牙道:“别提了,咱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罪行较轻的早上没肉吃,重罪劳改犯还有大肉吃了。”
“他叶青精明得很,绝对没有浪费一粒粮食,累死咱了!”
“要不是吃得好,咱估计还坚持不住呢!”
“不过,明天咱还要去修路,明早咱就主动请缨,只要能去,咱就能进入雁门关驻军关隘。”
“到了那时候......”
朱元璋欲言又止,只是冷笑了一声。
对于他这声颇有深意的冷笑,马皇后和毛骧都懂!
意思很简单,只要拿到他叶青涉足军政事务的罪证,就是他朱元璋杀人的时候!
不论多大的才能,都不能以文官之身涉足军政事务,这是他朱元璋绝对不可触碰的底线!
骑在朱元璋身上的马皇后听后,也只是眉心微微皱起。
只因为她今天的劳改,看到的和朱元璋看到的就完全不一样了。
她看到的尽是对这位叶大人的歌功颂德,不论是那些女劳改犯,还是获益于叶青治世之策的雁门百姓。
她不希望这样的好官去死!
当然,她也知道,叶青一旦踏过她家重八的底线,就必须去死!
她只希望她家重八如果明天能够进入驻军关隘的话,一定不要带着情绪草率定论,一定要细之又细,切莫错杀了好官!
只是她得小心隔墙有耳,很多话不便明说。
终于,她想到了一套说辞。
一套又可以提醒她家重八,又可以不必在意隔墙有耳的说辞!......